在了解应用场景前,首先要明白信号隔离器解决的三大核心问题:
消除接地环路(最主要的功能): 当控制系统中有两个或多个设备分别接地,且接地点之间存在电位差时,就会形成“接地环路"。这个电位差会导致一个叠加在信号上的干扰电流,造成信号测量值跳动、不准或甚至损坏设备。隔离器通过电气隔离切断这个环路。
抑制电磁干扰(EMI): 工业现场环境恶劣,充满了来自大功率设备(如变频器、电机)的电磁干扰。信号隔离器可以有效抑制这些干扰对敏感测量信号(如热电偶的mV级信号)的影响。
信号转换与分配: 除了隔离,它还能进行信号类型的转换(如将4-20mA转换为0-10V,或将Pt100热电阻信号转换为4-20mA)和信号分配(将一路输入信号隔离并分配成多路相同的输出信号给不同的设备)。
插拔式信号隔离器的应用极其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需要高可靠性信号传输的工业领域。
这是最常见的应用场景。在由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DCS(分布式控制系统)构成的系统中,现场传感器(如压力变送器、流量计)和执行机构(如调节阀)的信号需要长距离传输到控制柜。
场景描述: 现场仪表可能就近接地,而控制柜也有自己的接地系统,两地之间容易产生地电位差。
解决方法: 在PLC/DCS的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前端的接线端子上,安装插拔式信号隔离器。它将现场信号与控制系统进行隔离,确保PLC/DCS接收到的是干净、准确的信号。
行业举例: 石油化工、电力、水处理、制药等所有使用DCS/PLC进行过程控制的行业。
变频器是强大的干扰源,其输出的PWM波形会产生强烈的高频噪声。
场景描述: 变频器需要接收来自控制室的4-20mA速度给定信号,或者将运行状态(如输出电流)通过4-20mA信号反馈给PLC。如果没有隔离,变频器的干扰很容易使速度给定信号波动,导致电机转速不稳,或反馈信号失真。
解决方法: 在PLC给变频器的模拟量输出通道前,以及变频器反馈给PLC的模拟量输入通道前,均加装信号隔离器。
行业举例: 风机水泵节能控制、传送带、中央空调、机床等。
热电偶(TC)和热电阻(RTD)产生的信号非常微弱(mV或Ω级),极易受干扰。
场景描述: 在高温炉、反应釜等设备的温度测量中,热电偶的信号线若与动力线并行敷设,测量值会严重跳动,无法反映真实温度。
解决方法: 使用专用的热电偶/热电阻信号隔离器(通常也带变送功能,将信号转换为标准的4-20mA)。它不仅能隔离干扰,还能为热电偶提供冷端补偿。
行业举例: 冶金、玻璃制造、食品加工、实验室设备。
当同一个信号需要送给多个“地"电位不同的设备时。
场景描述: 一个压力变送器的4-20mA输出信号需要同时送给现场的本地显示仪、控制室的PLC以及记录仪。如果直接并联连接,会形成接地环路并导致信号负载问题。
解决方法: 使用一进二出或一进三出的信号隔离器。它将一路输入信号隔离后,复制成多路独立的输出信号,分别送给不同的设备,互不干扰。
行业举例: 需要多地点监控的关键工艺参数点。
在易燃易爆的危险场所(如化工厂、加油站)。
场景描述: 安装在危险区域的传感器/变送器必须是本安型设备。本安防爆要求限制进入危险区域的能量,防止产生电火花。
解决方法: 在安全区的控制柜内安装安全栅(一种特殊类型的信号隔离器)。它一方面为危险区的设备供电,另一方面将信号进行隔离,并确保任何故障情况下传递到危险区的电压和电流被限制在安全范围内。安全栅也普遍采用插拔式设计。
行业举例: 石油天然气、化工、煤矿、油库。
维护方便: 当某个通道出现故障时,无需断开整个系统的电源,只需将故障模块从底座上拔下,换上一个新的即可,大大缩短停机时间。
节省空间: 采用标准导轨安装,模块宽度很窄(如6mm、12mm),可以在有限的控制柜空间内安装大量通道。
配置灵活: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同一个底座上混合安装不同功能的模块(如有的通道用于隔离,有的用于转换,有的用于分配)。
易于扩展: 系统需要增加测点时,只需在导轨上增加相应的模块和底座即可。
插拔式信号隔离器是保障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守护神"。它的主要应用场景可以归结为:凡是存在地电位差、强电磁干扰、需要信号转换或分配,以及对系统安全性和可维护性有高要求的工业信号传输场合,都是插拔式信号隔离器的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