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流变送器作为工业过程控制中的“信号桥梁”,其长期稳定与精确至关重要。为确保其可靠运行,需执行系统化的日常维护与定期校验策略。
一、日常维护:预防性检查与监测
日常维护的核心在于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防患于未然。
外观与环境检查:巡检时查看变送器外壳有无物理损伤、裂纹,接线端子是否牢固、有无松动或氧化痕迹,电缆入口密封是否良好。确保其工作环境干燥、清洁,无腐蚀性气体或过量粉尘。
运行状态监测:在控制系统的监控画面上,关注变送器输出信号(如4-20mA)是否平稳。若出现信号频繁波动、与现场指示仪表(如钳形表)读数存在固定偏差或达到量程上下限(“砸零”或“饱和”)等异常情况,应记录并准备进一步检查。
基础参数核对:检查变送器显示屏(若有)上的初级电流、输出电流等读数是否合理,与系统显示值是否一致。
日常维护能有效排除大部分外部故障,是保障设备稳定运行的第一道防线。
二、定期校验:强制性精度校准
定期校验是验证变送器测量精度是否符合标准的手段,具有强制性。
校验周期:通常结合装置停产大修进行,一般周期为1至2年。对关键工艺环节或要求高的场合,可缩短至半年。
校验方法:使用标准信号源(如精度更高的电流源)模拟输入一次电流(如0%、25%、50%、75%、100%量程点),同时用高精度标准表测量变送器的输出信号。记录每个校验点的输入值与输出值。
数据分析与调整:计算误差(=输出值-理论值)和回差(上行与下行校验时的误差差)。若误差超出变送器标称的精度等级(如±0.5%),则需通过变送器上的零点(Zero)和量程(Span)电位器或软件进行校准,使其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完整的校验记录应归档保存。
总结
日常维护与定期校验构成一个完整的质量保证闭环。日常维护是“保健”,侧重于外部状态;定期校验是“体检”,核心于内部精度。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确保交流电流变送器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控信号,为生产安全与过程优化奠定坚实基础。